2)第174章 名留青史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到这东西会比麻布更好,只是你说只比麻布贵一点?”

  “是要贵一点,主要是棉花太少了,江南不生产,需要花费运力,如果可以在江南普种的话,成品不会比麻衣贵多少!”

  “咱相信,只是种了棉花,稻谷谁来种,没人种稻谷吃饭怎么解决?”

  换做早先朱元璋必然不会平静的听下去。

  废稻种棉花,简直就是在颠覆他的思想,违背整个社会的认知,可经历了连续误解之后,对朱允熥的事情,朱元璋多少有了一些耐心,慢慢等待其说法。

  “爷爷可能不知道,棉花中指并不需要良田,盐碱地就可以种植,种植过程只是多耗水而已,江北一带气候就很适合,盐碱地本就不适合稻米,三四月下种,九十月就可以收获,一年的收获卖个商人之后,不会比稻米种植来的少!”

  后世南方棉花种植几乎没有,全部转移到西面,其原因有很多,可现在的江北则非常适合棉花。

  “盐碱地就可以?”

  “琼海和江北的情况差不多,四面环海,靠近海边的地方常年受到海水的侵袭,盐碱地成片,这棉花已经开种两年了!”

  “城外是江北的难民,你现在教他们处理棉花,也是考虑到他们回到江北之后的事情?”

  闻言,朱允熥点了点头,“皇爷爷既然将事情交给孙儿,孙儿肯定要做好,赈灾不是一时的事情,关键还要赈人心,同时给予他们的希望!”

  “这些你没说,是打算一切做好了,在慢慢告诉咱?”

  朱元璋没有在之前以工代赈法中看到这一部分,如今想来这孩子八成又是因为成果没出来所以没讲。

  闻言,朱允熥点了点头,“我认为做事在当下,后面的事情随着前面的事做顺,也会慢慢顺利起来,没必要说的太满,免得到时候自己砸了自己的脚,从而让爷爷失望!”

  “你这孩子,人人都想要在咱面前争表现,你反倒是稳稳当当,是因为早年在东宫吗?”

  朱元璋一直都在分析朱允熥那显得矛盾的性格。

  现在看来折腾这是本性,沉稳稳重则却像是被逼出来的,一个没亲妈的孩子,在东宫可不得沉稳。

  只是这些学识,朱允熥是哪里得来?

  “有点吧!”

  这道题目可不是那么好回答的,朱允熥含糊的过去。

  “你们这公文倒是简约,没了长篇累牍的废话,也不影响阅读,这也是你小子的主意?”

  原本只是对这纸张好奇,可看了公文之后,朱元璋亦是被公文简约所吸引。

  修辞词没有。

  该是什么就写什么,简约而简单,却将事情完全写下来。

  要是他批阅的是这类公文,一天的工作量少说减少三四成。

  “琼海疲惫,孙儿能力有限,真要像皇爷爷每日审阅的奏折,恐怕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历代帝王中,老朱绝对是勤勉的代名词!

  兢兢业业的一生,每日的工作量,能与其相比或许也只有始皇一人。

  难得从这孙子口中听到称赞的语句,朱元璋老脸上不由露出一份笑意,“还在铺设直道,琼海的道路很有问题?”

  “琼北还好,多汉民,道路多通顺,但琼中,琼南则多山地,森林植被,鸟兽毒虫无数,道路更是断断续续。

  整个琼州不过四分之一的南直隶,可要是没有道路的话,琼北走到琼南少说半月,并且还不能保证安全。

  。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