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复盘!_大明太孙朱雄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面,说了句好听的:仁宗有德。

  “皇上,罪臣是将死之人了,没什么不能说的。”

  “你太好杀人,除了先帝、仁宗无人能治。”

  这太可怕了,一个天子如此,是国家的灾难。往好了干,以皇帝的武略,成为大明朝的汉武帝未必不可能;往不好说,隋炀帝也未可知。

  朱允炆就不一样,他自幼长在仁宗身边,受仁宗的言传身教,儒雅、仁义,是典型的守成之君。他要是当了皇帝,定然河清海晏,诸王宾服。

  可惜啊,可惜他不是长子,没有朱雄英这么好的命,能够依家法继承大统。说到这,方孝孺,还不由感慨一句,这投生还真是一门学问,人的命一出生就注定了。

  “这话,朕不赞成,谁说长子就一定命好了!”

  “孝康皇后走的早,朕八岁之时险些丧命,十几岁便亡命疆场。”

  “我的庶母厌恶朕,我的兄弟们仇恨朕,我的叔父们提防朕,这就是朕的命,这就是你说的好命!”

  朱雄英不信命,他的命,他自己说了算。他要广征四夷,教通四海,让寰宇之地,尽归大明,就不得不采取非常的手段。包括,坐视朱允炆、方孝孺们谋反。

  先帝以布衣夺取天下,披肝沥胆,百战余生,才立下了大明的基石;朱雄英要不继往开来,将来去了地下,没脸去见先帝与仁宗。

  “皇上,你要削藩?”

  方孝孺不愧是大儒,仅仅从朱雄英的只言片语中,便听出了他的寓意。一直以来,方孝孺都认为朱雄英对藩王,只有限制,并无裁撤之意。他要打仗,就一定用得着北部驻守的那些塞王,让他们帮着开疆拓土。

  可方孝孺怎么都想不到,他竟然与自己的心中的主张一样,也是削除那些藩王,去掉国家的隐患,这太让他惊异了。

  不过,反过来想想也是!朱雄英自己就是军伍出身,手下又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宿将,为什么要把军队交给藩王呢!

  “削藩,没想到吧!与你们不同,朕是行动派的。”

  “是不是后悔了,要是当年投到南宫,以你的才干,一个西阁大学士,是跑不了的。”

  方孝孺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陛下,罪臣是很惊讶。可咱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不是一路人。”

  他不后悔,就是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荆王。仁者与霸者之间,作为儒家弟子,他只能选择前者。

  当然,他并不承认,他们的造反是错的,而是为了梦想而战,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朕明白了,你呀,就是太爱惜羽毛了,是个彻头彻尾的愚臣。”

  “廖镛、廖铭是你的弟子,朕已经吩咐他们了,在聚宝门外的山上,给你们一家找块风水宝地!”

  说完这话,朱雄英放下酒杯,起身离开了牢房。怔怔了一会儿,望着朱雄英的背影,方孝孺打吼了一声:“陛下,你可要说话算话啊!”

  朱雄英当然明白,他说的不是风水宝地,而是其一直惦念的削藩。于是,回首一顾,点了点头,笑了笑,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而这两人打的哑谜,把刑部尚书-夏恕弄懵了,难道陛下改主意了,不杀方孝孺了?

  眼瞅着皇帝走远了,夏恕才反应过来,自己想多了,扇了自己一耳光,小跑着跟了上去。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