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4章要债_乡村鬼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剩下最后一场考试,是在三个月之后的会试,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次考试。

  因为我自己才学有限,这些日子里面只能不断读书。

  若是有不懂的地方会立刻向学院里面的老师请教。

  甚至早上在晨读的时候是一边锻炼身体,一边读书。

  因为现在的我不需要操心其他的事情,因此只需要一心学习就可以。

  时间一晃便又是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不知读了多少古籍,甚至有些古籍是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的。

  这些古籍也是包含了百家学文。

  因为这会试考的就不仅仅是儒学了,还会夹杂其他学文。

  比如杂家的官场知道,兵家的战场布局,法家的依法治国……

  感觉自己这些天接受了太多的知识,太多与现代社会不同的知识,脑子到现在还有些乱。

  会试也是两场考试,不过这两场不是一天完成,而是连阴天,一天只完成一场。

  但是难度也比以前的考试难了许多。

  这一次已经没有诗词,而是经义和策论。

  经义是注解古代的经典著作,但是这一次的注解却有很大不同。

  会出现一些经常不读到的那种,比较生疏的文献里面的经典来注解。

  不过我在这一年里面,已经将自己家里面的书都读过了,甚至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会注解一些比较生疏的经典。

  因为知道这一次经义考的都是一些比较生疏的经典,所以在这三个月里面,我也没有再去读那些《论语》《中庸》什么的。

  而且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那些生疏的经典之所以生疏,是因为表达的思想不太乐观。

  但是很多里面的内容都很有趣。

  其实最难的反而是策论。

  在经义试的这一天,考卷上的内容确实是我曾经注解过的。

  其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帝烦则臣忧,臣忧则民噪,民噪则帝怒,帝怒则臣死,臣死则民乱,民乱,天下乱,国破!

  仅仅这么一段话,就诠释了一个很大的道理。

  凡是领导者,必先要稳住自己,只有领导者领导的好,天下才可以太平。

  这段话的后面还有很多好的言论,夹杂了道家思想。

  我没多读一遍,都会多出一份不一样的理解和收获。

  对于这一次经义的答卷怎么样,我自己也很忐忑。

  因为这一次不是抄袭古人的诗词,也不是死记硬背的填空题。

  这一次是要靠自己的理解,将内容全部注解出来。

  这考的可是真才实学,因此我有些担忧,毕竟自己只学习了一年而已。

  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二天的策论比第一天的经义更加的难。

  等于是自己著经,关键是还要切合主题。

  打开试卷,里面写着几个字:以日月为题,家国为本,作文!

  仅仅是这八个字,就已经足够重量了。

  看起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