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曲解(2更)_盛唐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听王绩要道明,「青玉案」这三个字之意,纷纷洗耳恭听。

  “张衡那首诗,确实是壮志难酬之诗,但你们发现,咱们唐国境内,可有哪一个人,壮志难酬?”王绩笑眯眯说道。

  “几乎很少。”众才子都是摇头,就连边上的路人,也忍不住驻足停下,听王绩讲。

  “不错。”王绩点点头,又接着道,“咱们唐国,当今圣人贤明,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夫,只要你有足够的真本事,都能够有所有作为,那你们想想,李伯安为何要取此名?”

  众人一愣,左右相互看了看,都是忍不住摇摇头,表示不解。

  “呵呵…”见众人如此模样,王绩笑了笑,又摇了摇头,说道,“老夫给你们一个提示,那寓言故事,可是何人所为?”

  “嗯?”众人这么一听,霎时之间,有些个才子心中,已经渐渐地明白了过来。

  “王老,您是说……”这时,一名才子双眼一亮,双手都忍不住激动地竖到脸前,说道,“驸马爷如此而为,是与寓言故事一样,别有深意?”

  王绩看着那名才子,满意地点头一笑,“孺子可教也!”

  那才子见此,立即对王绩拱手抱拳,聊表感谢。

  能够得到王绩的夸赞,简直就是他们这些才子,天大的荣幸!

  另外一人听了这话之后,突然出声说道:“王老,也就是说,驸马爷之所以会取这么个诗名,完全是与寓言故事一样借古讽今,明面上,是在表示驸马爷壮志难酬,但其实,却是在抨击世家大族自闭固封?若是他们执意如此,会走上东汉的后尘?”

  “那这么说来,驸马爷故意如此取名,而这诗之中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竟然是在委婉地提醒世家大族,尽早学会变通,适应民心?而不是在描述一名魂牵梦萦的绝美女子?”

  “妙!妙!简直大妙啊!”

  “某真是万万没想到,驸马爷的文笔与心胸,竟然是如此之高洁!事事都在为咱们天下人着想!”

  “可不是嘛?光是这么一首上元节诗词,驸马爷都能够将此意表达出来,驸马爷的文采与心胸,远非某等能够望其项背也!”

  “是啊,驸马爷,太厉害了,某昨夜一宿没睡,值得!值得!”

  “哈哈!驸马爷,果然还是咱们心中的那个驸马爷!”

  众人七嘴八舌地赞叹,甚至已经将这首「青玉案,元夕」的诗词之意,都解释到了对付世家方面而来,而那诗名,更是瞬间沦为传颂。

  不少百姓,听到了这些才子,以及唐诗掌舵人——-王绩的分析,满是激动地左右对视,立马宣传出去…

  对于长安城的街头上,所发生的这一幕惊变,李逸完全不知情。

  他根本就不知道,这首诗原本的美好意境,已经在王绩的带头下,被这群才子众人,解释得完全面目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