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27 章 定制化校园微型农场……_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列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浩洋是个脑洞很大的逗比青年,不然也不会凭借发疯文学出圈爆火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靠着拍短视频和直播带货赚了一笔钱之后,会和以前一样,搞特色种植养殖业的时候,胡浩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不搞什么特色种养殖业了,什么养猪养鸡养竹鼠,那玩意儿风险太大。

  至于瓜果蔬菜种植什么的,生鲜做电商,售后压力更大。

  他要去开拓“教具产业”。

  老乡们

  啥玩意儿

  教具是个啥能吃还是能喝

  老乡们不知道,但生活在城里的粉丝们,尤其是家里有学龄儿童的家长们,那可太知道了

  天知道,每年为了完成孩子们的“劳动课作业”、科学观察作业、“语文观察作业”这类奇葩作业,他们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好吗

  春天要养蚕,满世界的找桑叶;

  要观察小蝌蚪,找遍城市的每一个小水塘捞蝌蚪;

  要亲手种出一盆菜,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这个没办法作弊了,只能买土买盆买种子,要是不幸没种出来,或者中途挂了,那就等着孩子嚎啕大哭吧。

  凡此种种,折磨得家长们心力交瘁。

  怪不得全社会提倡多生孩子的只有专家们,还是男专家居多,因为只有妈妈们才知道,这年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多少精力。

  胡浩洋决定做这个,还是受到上次卖菌包的启发。

  本来想帮朋友解决滞销的蘑菇,没想到误打误撞,居然把一款菌包给卖成了网店爆款。

  朱平康不愧是专业种蘑菇的,他做的菌包质量好,平均一个菌包都能采收35次。

  一开始只是家里有小孩子要完成作业的来找他们买。

  后来发现他们家的菌包产量居然很高,很多年轻人也跟风买回去种着玩儿去了。

  还别说,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蘑菇,就是好吃。

  尤其是独居的单身社畜们,有时候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忘了买菜,突然发现厨房角落里种的蘑菇已经长的很大了,那份惊喜,跟在路上捡到钱也差不多了。

  可怜他的新基友朱平康同学,原本是一腔雄心壮志,打算在家乡推广精品蘑菇种植,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

  没想到现在也被胡浩洋带歪了,做菌包做得手都抽筋了好几回。

  不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想通过蘑菇种植,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这个梦想,算是已经实现一小半了。

  自从他们的“教具菌包”卖爆了之后,原先他的蘑菇种植大棚,最忙碌的时候,一天也只能招十来个工人。

  现在好了,因为拌料、加工菌包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朱平康索性把他的菌菇培育架拆吧拆吧,整个大棚都空出来,拿来做菌包了,每天加上做菌包的,打包快递的,搬运上车的,至少要雇一百多号人。

  虽然他现在给不出太高的工钱,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