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5章 筹饷计划,山陕试点_辽东百户,只手遮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5章筹饷计划,山陕试点

  文华殿中,军事处诸臣前来拜见天启皇帝。

  好似刚刚从木匠活中脱身,天启皇帝刚刚换了一身黑色常服,纹龙鎏金,看起来颇带威严。

  “陛下,这是军事处刚刚递上来的折子,”魏忠贤作为内宫司礼监大珰,其实不用每日跟随在皇帝身边,但是因为辽东战事即将开启的原因,这位内宫都督时常待命,以防天启皇帝有什么紧急需求。

  “从民间借贷,以获取商人纳绢,来作为辽东战事的饷银。”

  朱由校放下茶碗,擦了擦手,才伸手接过折子。

  “几位大人已经在殿外候着了,”魏忠贤轻声开口提醒。

  “请进来吧,”朱由校低着头,自顾自的看着折子上的内容。

  不多时,王琦为首的几位臣子迈步进殿。

  “臣等拜见陛下!”

  “赐座,”朱由校仍旧是低着头,一边看一边道:“都坐吧。”

  王琦等人安然落座,等待着皇帝的垂询。

  叶向高,孙承宗两人面带紧张之色,很显然,他们对于王琦‘民间借贷’以获取饷银的方法,还是有些犹豫。

  至于徐光启和卢玉两人,他们是支持王琦的方略的,但是对于这个办法能否得到皇帝的首肯,还是有些担心。

  倒是王琦,老神在在,坐在那里,耳观鼻鼻观心,静待天启皇帝开口。

  御座上,朱由校上上下下读了数遍,只觉得折子上,这个方法有些.有些奇怪。

  “琅国公,”朱由校终于抬头,看向王琦:“这个法子,朕有些疑问。”

  “请陛下明示,”王琦起身一拜,双眸清朗,不卑不亢。

  “民间借贷,朕倒是没有什么异议,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朕也明白,”朱由校眸中带着无奈:“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殿内,诸臣静静听着,想知道天启皇帝觉得哪里奇怪。

  “如果朝廷倡导商人纳绢,间接提高了商人地位,此法会不会导致民众百姓不事生产,而全部去追求经营商铺,倒买倒卖,投机取巧之法,到时候国本动摇,岂不舍本逐末?”朱由校咂了咂嘴:“朕担心,此法不能长久。”

  “陛下,臣有一例,可解陛下疑惑,”王琦躬身一礼,走上大殿中央,显然早有准备。

  天启皇帝的疑惑和孙承宗一样,但是回怼孙承宗的话却是万万不能说给朱由校的,毕竟君臣之礼,还是要遵守。

  “请爱卿直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殿内诸人也都洗耳恭听,就连魏忠贤都竖起耳朵,想要听听王琦的高见。

  “我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徐一夔,他写了一本书叫《始丰稿》,其中有一篇文章《织工对》,讲述在浙江杭州地方,有许多手工业纺织工场,而工厂包括有若干间房子和若干部织机,工人都是雇工,老板出房子、出机器、出原料,工人出劳动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