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大喜 河湟谷地收服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姻亲关系等等,朕全部要知道!”

  “诺!”

  …………

  次日,各军的消息,陆续汇集了皇帝帐下。

  李存孝终于摆脱了张存敬的阴影,清水河一战,击溃王重师的长剑军,王重师退回曹州城,据城不战。

  平卢军节度使王师范三万大军,已经到了曹县,距离汴梁也就两日路程。

  泰宁军与天平军合军三万,也没有和王重师纠缠,与李存孝合兵一处,已经到了马王集,还有一日便可到达汴梁。

  时溥的两万武宁军,已经到了定陶县,还有两日便可到汴梁。

  李晔最为关注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这次算是出死力了,出了五万马步军,还顺道走泽州,将李罕之的两万泽州军也带到了宣武战场,七万大军横冲直撞,已经走河阳渡口,渡过黄河。

  而朱温则率领大军,走许州绕了一圈,又北上到了郑州,不过探报的军队数量,让皇帝陛下眉头微皱。

  “陛下,蔡州降卒投奔朱温的十之八九,宣武军一路从洛阳到汝州,又到许州,收拢兵士七八万,现在有兵十二三万。”

  “呼!”

  洛阳安好便是晴天,七八万蔡州降卒倒是次要了。

  “陛下,长安急报!”

  李晔心神一紧,长安有什么事。

  打开奏函一看,心中难以抑制的狂喜之情。

  “张怀深不负朕望,收服河湟谷地,甘州回鹘远遁漠北,河西全境光复啦!”

  杜让能亦是激动道:“老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陛下功盖千秋,远迈秦汉啊!”

  “哈哈!”

  河湟谷地乃是河西明珠,连绵上千里的水草地,玄宗时,河湟一地每年可以给朝廷提供战马近两万匹。

  经济上的利益暂且不谈,地理上河湟谷地南北低,北临青海湖,更是扼守青藏高原咽喉。

  朝廷掌握河湟,则吐蕃受制于大唐,而若吐蕃掌控河湟,则大唐受制于吐蕃,虽然吐蕃势弱,但朝廷欲想青藏高原拓展国土,河湟谷地亦是不容绕过的。

  “陛下,河西全境光复,张怀深掌控河西十七州,势必尾大不掉,宜早作准备。”

  李晔点点头,防备肯定是要有的,但不能掣肘。

  “安西、北庭尚未光复,高昌回鹘时时滋扰,西域商路还是未通,任重而道远啊!”

  李晔想着是不是现在调回杨师厚的银枪军,还有华洪与杨晟的左右镇武军。

  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淮南水网纵横,杨师厚的银枪军皆是骑兵,不太适合。

  华洪与杨晟的左右镇武军,倒可以调回来,但大唐还是要在河西拥有足够的军事存在,必须有军队去替换。

  河湟谷地已得,吐蕃的威胁立刻消失,驻守谓州,防备吐蕃的左龙武军,右神武军,两军两万多人便可以撤出来。

  “朕让左龙武军,赴瓜州,受张怀深节制,进取安西、北庭,与高昌回鹘决战。

  右神武军进驻凉州,受阴季丰节制,镇守凉州。

  左右龙骑军各自扩军三千,受张怀深节制,镇守河湟谷地。

  令杨师厚脱离河西节度使张怀深节制,吸收嗢末、回鹘精壮,扩兵到五千,回师长安待命。

  令左右镇武军脱离凉州防御使阴季丰节制,回师长安待命。”

  杜让能道:“陛下,左龙武军、右神武军士卒,左右龙骑军皆关中人,千里赴河西,恐军心不稳。”

  李晔道:“两年,最多两年,两年戍期后,自有他军去接替,军饷、田地、赋税什么的可再优待一些,不愿去的,朕也不勉强,可调到其他军里。”

  “老臣没什么意见,但是欲恢复北庭安西,只有左龙武军,而且皆是步卒,怕是还不够?”

  李晔道:“河西马匹众多,可以练马军,而且朕还可以诏令各镇出兵戍边,再加个两三万人马倒是不难。”

  李晔闭眼长呼一口气,朝廷治下还有各州的镇兵,河中就有三万镇兵,大唐不缺兵,缺的是粮草,缺的是钱,缺的是能战的战兵,缺的是忠心的统兵大将。

  “关中今年雨水不多,恐怕今年的收成远不如去年,泾州又出现了蝗灾,关中的粮草不能再外运了,得留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好在朱温劫掠汝州、许州人口,倒没有破坏禾苗,还有蔡州、洛阳的收成,或许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吧!”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