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近千难民滞留在五营!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关城选址。三叔留在关内,带着剩下的所有人,先将队伍规制一下,等候乡老们将新召之兵送来。

  另外抽三十名哨骑,分成六队,去五营各村庄游走一圈。这么做的目的,一是向各庄百姓传达一下石坪守备军守土卫土的决心,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显示存在感,让大家心里有底,知道还有人在管着大家,不要不战自乱。

  忙忙碌碌折腾了三天,乡老门终于将新兵送到位了。乡土社会,守庄卫土之事上,乡民们没法逃避,哪怕是心里再不愿意,该出的力还得出,不然就没法在这个社会生存。入石坪关守备所参军,又不离开镇子,说白了还是在本乡做义勇,目的是守卫自己的家园,在这事上你若是逃兵役,哪干脆离开五营去逃难吧!

  新兵到位的同时,狼娃山口的关城修建也随即启动。

  “新起的关城,就叫狼关吧,听起来威风一点。”站在选定的关城地址上,宋应奎大嘴一张给关城起了一个很是大气的名字。狼娃山口的关城,肯定要和所处的地名相关,叫狼娃关感觉不霸气啊。

  狼关的地址在狼娃山口的中段,地形很是狭窄,起个二十来丈长的关墙,就能将山口堵死。除了狭窄外这段路还很陡峭。地形陡峭,除了防守容易外,还能节约砌墙的劳动力。

  宋应奎设计的关墙充分利用了地利,自下往上砌墙的同时,还要往墙的内侧垫土石。这样施工,等关墙起来后,从下往上看高有丈余,但在墙内侧看,墙高也就不到一人高,方便防守士卒在关墙上战斗。

  筑关的时候,瓦州城正式落入西蕃之手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刚开始的时候,走山口的逃难之人还不多,可筑了三五日关后,过这条路的人骤然增多。甚至有些逃难之人看到这里在筑关时,干脆不往前走了,主动留下来要求帮忙筑关。

  三叔的老丈人郭凯峰都带着全家老小跑到了这里,说是要留在五营以待时变。也就短短几天时间,滞留在五营镇的逃难之人,接近千人了。

  五营是个小地方,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人,安置都是个问题。宋应奎见滞留的人乱哄哄的在五营街道内外扎堆,觉得这是个隐患,赶紧叫来汉俞洪商议安置这些人的办法。

  “亭蔚,你在镇城外划片地方,让他们自行搭窝棚,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全挤到街道上,现在街道都成逃难营了,连个让人立脚的地方都没有。”

  “守备,咱们镇城本就狭小,镇外的地都是有主之地,你说划谁家的地方安置难民方便?”汉俞洪很是为难的将皮球踢给了宋应奎。

  的确、镇外的地都是有主田地,将其划成难民营,地主是不会乐意的。再说、五营本来水田就少,将好的水田占为难民营也有些浪费资源。

  可问题是这些难民总得想办法安置吧?不然就得将他们赶出五营地界。上那儿去找一块能安置难民的地方?

  黄石坪那边的乱石滩基本已经被工坊区给占满了。现在五营地界上能安置千人左右的空地方,好像只有小河子和沿川河交汇处的那片河滩淤地?总不能将人弄到那地方去吧!

  等等!为什么不能将人弄到那地方去?那里地方又大,还是无主之地,更关键的是它在沿川峡口的上边。若是在哪里直接起一座城哪?起了一座城后,不但能起到安置难民的作用,还能在关键时期供像杨家堡、柳家营、沿川子这几个庄子的百姓入城避难。有一座大城堡立在那里,也能起到堵敌进入五营腹地的作用?

  越想,宋应奎觉得自己越天才!咋就想到可一城堵敌这条妙计哪。弄一座宽约百丈的城堡立在沿川的河滩上,我看西蕃兵还怎么入五营?即使入了五营,也伤不了有坚城护着的五营百姓。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