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四章六只基金_我的199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滚滚洪流基本都进了资本市场。

  大水漫灌,深刻的影响了全球商业格局。

  “我们改变不了大势,汉华要做的就是顺着这股大势赚钱。”徐良道。

  姜晓阳附和着点头后。

  “卢炳云给1号基金申请8亿美元的风投额度,我感觉有点高了。

  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医疗设备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8亿美元未必能投的出去。

  而且,她管理1号基金两年,投资回报率只有38%,堪堪达到行业平均水准。

  让我有些怀疑她的能力。”

  徐良看着1号基金的资料。

  卢炳云接手1号基金两年来,投资的企业有13家,再加上之前1号基金积累的企业。

  总计管理23家医疗、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公司。

  目前上市了三家。

  投资失败到没有。

  毕竟医疗、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公司,不是互联网,大多数都有实体资产的支撑。

  同样的,这类公司也没办法获得互联网公司那样的高估值。

  “你跟卢炳云聊过吗?”

  “当然,她看中了国内那些还没上市的大型药企,像华东医药、修正药业等。”

  “她有把握拿到这些企业的股份?”

  “当然免不了要借公司的能量,以及你这位世界级富豪的名头。”

  以徐良现在的地位,如果他是一家公司的股东,那么自然会为这支股票背书。

  大机构投资的股票,天然会让股民更信赖。

  “你是怎么想的?”

  “原本我打算拒绝的,这些大型药企虽然不错,但成长性远没有初创企业来的好,不过收购德隆后,公司会进军投行业务。

  这些大型企业将成为我们投行业务的基石。”

  对投行而言,企业上市会赚一波好处,将来这家企业发行债券,买卖看涨期权,增资扩股,并购和充足,都离不开投行。

  可以说,每一家大型企业都是投行的业务保障。

  “那就答应她,左右不过8亿美元而已。

  而且卢炳云是一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

  “你这么看好她?”姜晓阳道。

  徐良肯定的点了点头后笑道。

  “虽然她两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38%,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但你也别忘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在投资行业,能保持稳定盈利的人本身就非常难得。

  你之所以觉得她不出众,不过是被汉华本身影响了。

  你把我负责的那些基金从汉华摘出来,再复盘剩下的汉华所有基金的回报率,就会发现卢炳云做的很不错了。”

  姜晓阳愣了一下,略作思索后,便及时醒悟过来。

  “我好像真的被你这家伙影响了。”

  “这很正常。人的天性如此,本能的会关注那些更成功的人。

  你天天看着我一年百分之五百,甚至百分之一千的超高回报,时间久了,自然就觉得38%不高。

  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已经很优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