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九章彼可取而代之_我的199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言语上挑衅,顺驰还在全国疯狂的跑马圈地。

  短短一年时间,在全国拿地十余块,建筑面积过千万平米,长三角地区就占了400万。

  顺驰也从几百人的地方公司,变成了人员过万的全国房地产公司。

  到了04年,顺驰完成的销售额达到92亿华夏币。

  这是什么概念呢。

  行业老大万科和行业巨头富力,加起来的销售额堪堪过百亿。

  所以孙奉先确实实现了他的梦想――当老大。

  可这样的极限发展都是有代价的。

  为了快速拿地,绕开行业灰色地带,顺驰不得不通过高价竞拍的方式快速拿地,这堆高了成本。

  为了快速赢得现金流,避免资金链断裂,顺驰把普遍需要一两年的开盘周期缩短到不可思议的六个月。

  靠着极限的资本运作,孙奉先一路火花带闪电,做到了行业第一。

  可惜天不假年。

  为了抑制房地产过热,2004年上面连发七道金牌,收拢房产贷款。

  本就资金链紧绷的顺驰。

  啪。

  断了。

  至于融创,那是孙奉先卖掉顺驰后的事情了。

  看着徐良意味深长的笑容,姜晓阳明白过来。

  “你想收购顺驰?”

  徐良点了点头。

  顺驰的业务跟富华地产重合,整合起来比较容易。

  “那铁本和三九呢?”

  “晓阳,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改变鸿蒙的企业架构,把管理权下放吗?”徐良转而问道。

  “因为鸿蒙的本地化策略。”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根本原因是公司发展的太大了,很难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篮子里的鸡蛋太多,就管不过来了。”

  看着陷入沉思的姜晓阳,徐良笑着继续道。

  “到了我们现在的位置,有着远超普通企业家的资本和信息优势,放眼看过去,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

  有的人能够忍住,有的人忍不住,比如德隆,比如三九集团。

  把一家家企业握在手里。

  虽然获得了巨大的总资产,却并未产生预期中的丰厚利润。

  整合起来更是束手无策。

  最后随着竞争越发激烈,不得不走向倒闭的结局。

  说到这里,我倒是很佩服健力宝的创始人李静伟,在健力宝如日中天的时候,始终坚持饮料行业,没有盲目扩张。

  如果不是产权竞争太激烈,他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汉华虽然现在看着繁花似锦,但我们自己却不能盲目。

  尤其是接下来要发展的投行业务,会牵扯我们大量的精力,在这种时候,不易再开拓新的领域。

  而且,酒业、百货、地产和新能源已经足够我们开拓了。

  甚至我还在想是不是要卖掉一个,缩减一下经营范围?”

  “缩减?”

  徐良点头道:“不管是客隆超市,还是华夏酒业集团,我对他们的定位始终是世界级巨头。

  所以在国内独占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