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香江子公司_我的199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香江庆云大厦九层。

  通过落地窗看着不远处的香江大学,徐良点了点头。

  “这里地段不错。”

  方德鑫道:“就是租金贵了些。”

  “谁让人家这里寸土寸金呢。对了,鸿蒙香江公司的负责人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吗?”

  “已经找到了。”

  方德鑫递过来一份简历。

  曲广云,男27岁,香江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硕士,谷歌广告系统研发部主管。

  “他没有签竞业协议?”

  “签了,不过竞业协议的范围是,他不能从事搜索引擎技术研发工作,没有禁止他从事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工作。”方德鑫道。

  “现在他在哪?”

  “正在香江休假。”

  “明天约他见一面。”

  “是。”

  “其他人员招募的如何了?”

  “管理岗位目前还空缺,技术岗招了十个硬件工程师,正配合我们从内地派来的工程师,构建IDC(数据服务中心)。”

  徐良微微颔首。

  IDC是个技术活,更是個消耗时间的事情,但是理顺那繁复的管线,就需要一两个月。

  还有供电系统,照明系统,散热系统等等,没经验的话弄一年都未必能行。

  “这个数据服务中心,面向的是香江、弯弯、新加坡,以及整个南洋华裔的广大人群,一定要重视。”

  “明白。”

  香江子公司跟南韩和东瀛不同。

  不需要设立研发部。

  内地搜索引擎的数据库,直接变成繁体字就够了,相对简单。

  所以,这次鸿蒙华夏对鸿蒙香江全资持股。

  “东瀛方面有进展吗?”徐良继续问道。

  方德鑫苦笑着摇了摇头。

  “国内懂日语又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凤毛麟角,我们招聘广告贴出去半个月,猎头那边也给了高薪,但到现在都没见到一个合格的。”

  徐良闻言叹了口气。

  复合人才缺乏的窘境,他也没办法。

  好在沈卫国想了个招,让精通日语的翻译人才,搭配研发工程师进行搜索引擎改版,虽然多花了钱,总算是把项目推进起来了。

  “看来今年内把子公司开到东瀛是没希望了。”徐良道。

  “徐总,既然东瀛公司也跟南韩公司一样实施本土化策略,不如直接收购一家东瀛搜索引擎公司,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在从零开始构建IDC,招聘人员,能节省大量时间。”

  徐良当然知道收购好,但现在他手里的钱有点紧。

  原本新梦想以理财的方式转入红岩基金账上的300万美元,收购Naver的股权花了50万左右,投资腾讯200万,现在还剩下50万美元。

  虽然鸿蒙的盈利很丰厚,不过建设香江子公司,尤其是数据中心,花了上千万华夏币。

  再加上鸿蒙公司本身的研发投入、人员扩编和数据中心建设,又是上千万。

  在返还了新梦想2000万借款后,账上的流动资金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