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节 说服张献之_红楼之王爷难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堪忧。所以水溶才提议由龙禁尉介入,毕竟倭寇人数也就几十人,龙禁尉作为皇帝亲军,身手和个人能力还是信得过的。再加上龙禁尉特有的三矢弩,威力巨大,是杀人利器,对付少股人数的倭寇,水溶还是有把握的。

  回到府里,水溶又让李淼找来苏定中,问了下王德今日有无异常以及孙府的状况。

  王德倒是没什么异常,孙乾也相当配合,被李焱一吓,听说表现好了算他戴罪立功,或许能保他全家老小一大家子的性命,立马赌咒发誓肯定配合,还悄悄塞给了苏定中和李焱一人一张五万两的银票,让二人帮忙向上面说情。二人都没拿。

  孙乾心中更是惴惴不安,到现在他也不清楚二人后面的大人物是谁,但龙禁尉千户苏定中他是知道的,能指挥的了龙禁尉在南京的负责人,他实在想不出南京城里有这么号人物。

  史鼎的心情有些兴奋又夹杂了些紧张,当年义忠亲王为太子,武勋们都刻意与之交好,与当时还是礼亲王的当今圣上关系平平,唯独他史鼎没与义忠亲王走的太近,却与当时默默无闻的礼亲王颇为亲近。

  为此兄长保龄侯史鼐对他颇有微词,史鼎却依然我行我素,谁都知道他曾经替礼亲王挡了一箭,救过礼亲王一命,反正史家是二房保龄侯史鼐做主,爵位与他无关,义忠亲王也不在意他这个史家三房的史鼎。

  大家都以为义忠亲王会理所应当承继大统,谁也没想到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太上皇南巡患病,京城传言太上皇病重,义忠亲王以为自己马上就要登基,得意忘形,监国期间有私制龙袍的不轨之举。

  太上皇其实只是偶感风寒,病重的谣言也不清楚是怎么传到京城的,后来太上皇回京,东窗事发,义忠亲王被检举太上皇南巡期间私制龙袍,勾结重臣欲图不轨,不忠不孝。

  这下太上皇是真气病了,当即下旨废除义忠亲王太子之位,交宗人府永久圈禁。没过多久,又册立四皇子礼亲王为太子。次年太上皇以身体不适养病为由,移居大明宫,禅位于礼亲王,也就是当今圣上贞靖帝。

  可当初武勋谁也没料到,礼亲王会横空出世,登基为帝。但好在太上皇后来身体又恢复了,武勋又有恃无恐了,只要太上皇还在,武勋在军中的实力也是四通八达,枝蔓延伸,皇帝要想有所作为,还得拉拢他们。

  当初皇帝将史鼎安排到南京当这个守尉将军时,就告诉他,南京作为江南枢纽,两江的赋税皆汇于南京,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都是皇帝信任的有爵勋贵来担任,所以下旨因他当年救驾有功,册封他为忠靖侯,让他驻守南京,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这两年他没少替皇帝运作,交好南京官员,特别是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与商贾们也走的比较近。但毕竟太上皇还在,取得的效果甚微。

  太上皇在商贾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不是一个根基尚浅的皇帝可以比拟的,但这些商户也不愿意得罪皇帝,谁都知道皇帝早晚会掌权,所以只要皇帝的要求不是太过分,他们也还是愿意接受的。

  这次打倭寇,是一个给自己正名好机会,四王八公都与他关系冷淡,包括兄长史鼐。认为他这个爵位得来不正,不像他们都是祖辈浴血沙场拼来的,更像是背叛四王八公媚上而得来的。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