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六章 黄河之水_诸天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樊笼之威,取决于施术人的神识修为。≯

  周癫虽然功力深厚法术精通,仅仅依靠神识却捡不起一张纸。像菜鸟满江红,靠神识连一粒飘浮灰尘的轨迹也改变不了,还不如哈一口气。

  这样的樊笼有什么威力?

  但满江红可以敏锐地感知樊笼内的气场变化,加以催动。更何况,岸上弥漫的灵气从灵索里激出来,和他有着天然亲近,使唤起来如臂使指。

  他要南星用心感觉自己施加于剑上的气场律动,也就是引导,顺势出剑。

  高手之争,从来没有所谓完美的防御或者进攻。待扶摇子一动,周身气机立刻出现漏洞。普通人用肉眼看到或者气场感应到这些纰漏后,再加以行动,往往就迟了。因为对方不是一根木头,会不停地移动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旧漏洞会消逝,新漏洞又产生,瞬息而万变。如果不能够随机应变,一味蛮干,等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会死得相当难看。

  但是在樊笼之中,满江红的神识感应到对方种种变化并催动气场应对,几乎是同时生,不需要时间。任你千方百计,还是要掉进饭碗里。

  南星顺着剑上传来的律动出手,也不需要费神思考,快捷无伦,简单犀利。

  而且从就练熟了这套剑法,动作一气呵成,剑势如怒涛汹涌。

  扶摇子右手倒执桃木剑背在身后,脚下连踩,身形在一瞬间变幻了十数次,如微风吹拂柳絮,自然顺滑地闪避开绵绵不绝的攻势,仿佛闲庭信步。

  历史上孔子去见老子,是有一段精彩问答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回答道:天地一体,人生自然。人有老少如天地有春秋,任其自然则性不乱,何悲之有?不任自然则性羁绊,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烦恼徒增,如何得逍遥?

  扶摇子方才施展的“逍遥步”,是经过南海几代高手数百年改造后“黄河之水”的核心,贯穿始终,与最初的儒家剑法大不相同。以逍遥步配合中正剑,千百年儒道之争在剑法里消弭于无痕,是南海派的得意之作。

  太上长老一展身手,哪里是那么容易看到的?若是在平时,这样的场面早已经引马屁声四起了。

  可他的对手更加不得了!表面上看是一个屁孩,实际上不是屁孩,是八百年前的老祖宗在假借其出手。

  于是乎,众人只好尴尬地沉默着,连咳嗽都不敢,连眼皮都不眨。

  貌似,有着仙人指点的南星还是不够瞧,度慢许多,太上长老连剑都不需要拔。想一想也是,一十二岁的孩就算资质顶天,又能有几斤几两?丫又不是哪吒!

  再呢,黄河之水虽然势大,骨子里却堂堂正正。但南星此番施展却暴烈了许多,失去了中正平和之意。尤其许多剑招只使一半就变了,甚至一击之中变幻了数次。虽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