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番外 上古洪荒那些事儿(1)_狐朋仙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残暴无行曰‘桀’。

  人家明明姓姒,名履癸,然而要是不查资料,谁知道夏桀是姒履癸,商纣是殷帝辛呢?

  这俩倒霉蛋的真名无人记得,反倒是谥号被后人广泛流传,而谥号本身就带有相当主观色彩的东西。

  ‘杀戮无辜’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纣’呢?

  还有,是不是只有亲手直接杀死才算杀戮无辜,间接害死算不算杀戮无辜?

  如果间接陷害也算数的话,殷帝辛的确间接逼死了贤良耿直的比干(将比干贬为奴隶,逼其自杀),说他杀戮无辜没有问题。

  可哪个封建君主敢说自己手上没有无辜者的鲜血?

  远的不说,周朝本身就出了个‘烽火戏诸侯’的幽王,使得犬戎攻破镐京,连累镐京百姓死伤无数,这难道不叫‘杀戮无辜’?

  再者,唐太宗在玄武门亲手用弓弦勒死了自己哥哥,这该不该叫‘纣’?

  周人在殷帝辛身上很苛刻,逼死亲叔叔就是‘纣’!

  等轮到其他人就格外宽宏,姬公湦(周幽王)惹出国都被异族攻破的乱子,最后硬捏着鼻子给了个‘幽’的谥号:好淫无德曰‘幽’。

  要按这个标准,历史上一大半皇帝都得是‘幽’,后宫佳丽动辄数十上百,‘幽’,必须得‘幽’!谁人不‘幽’?

  好了,例子举到这里就可以了。

  作为读者的你们只要知道一点,那就是周朝人喜欢凭主观给前人起谥号或者说外号的习惯被后人继承发扬了下来,动不动就在史书上给人起外号,以至于后人往往只记得这人的外号。

  这种习惯一直流传到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张嘴骂别人是乌龟王八蛋,这和前人骂那些和自己有矛盾的人是‘四凶’,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左传》中的记述并没有错,舜的确将四位有能力但与己不合的大臣流放边疆,只是后人根本不记得四位大臣的真实姓名,只记得他们每人都头顶一个四凶的外号。

  显然司马迁不满足于这点。

  于是,《史记》在《左传》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绎,给流放四大臣各找了一个氏族出身:帝鸿氏、少皋氏、颛顼氏、缙云氏。

  然而问题是黄帝的父亲少典出身帝鸿氏;后来黄帝长子少昊创立少皋氏;再后来少昊的长子(黄帝长孙)创立颛顼氏;大禹出身缙云氏,而他是黄帝玄孙(非长子少昊一系)。

  我要是黄帝,得变成鬼怪去咬司马迁:“小子,你啥意思?合着坏人只能出在我家是吧?”

  而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很多时候所谓的历史其实是某个人拍脑袋想像出来的。

  举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亲身经历吧。

  几年前,我和几个初中同学聚会,无意间说起当年学校组织的一场7人制班级对抗足球比赛。

  然后我们几个就为当时谁是上场主力,谁在场下替补争执起来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