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4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洪武朝清量田地据说是有八亿亩,后来掉到四亿多亩。

  而到万历六年大清量,统计数字是亿亩。

  如果一亩征银一钱,以洪武的田亩那一年能征八千万两,以万历清量的田亩也能征七千五百八十万两。

  可问题是税赋一年比一年少,万历,崇祯都仅两千多万两一年,还是加了工商杂税在内。

  这里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刘宗周祁彪佳宋之普也都很清楚这里的问题。

  “殿下,洪武的田亩数字,是包含了田地山塘等在内的,除了田能种麦稻产粮,地一般是种桑麻茶叶树木。”刘宗周道。

  而宋之普告诉朱以海,“各地的田亩也有大亩小亩不同,有二百四十步一亩,也有三百六十步一亩…”

  按他们的说法,实际上是没那么多耕田的。

  而万历的四亿多亩纳粮的田,也存在大小亩问题,同时还有一个天坑,那就是优免。

  皇藩王宗室的田是不交田赋的。

  官员士绅还有大量优免额度什,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官田。

  所以在扣除掉这些后,万历大清量后,实际能征到的田赋总额也并没想象中的多。

  宋之普还直接拿出一组数据给朱以海,按大明会典记载,万历六年税赋收入是麦406万石,米2264万石,值银1644万两,其中麦35万石米400万石折金花银124万两起运。

  另征丝绢布等值银万两。

  屯田米200多万石,麦200多万石,加上草等值银266万余两。

  马政、夫役170万两,

  三宫皇庄籽粒粮万历时。

  以上合计万两,其中银万两、米万石、麦万石、草万束及其他杂项。

  盐课万两,茶课万两,冶课万两。

  船钞商税万两。

  ……

  “那也还不少啊!”朱以海听到这数字有些意外。

  农税万两、工商税万两、杂色收入万两,合计财税收入万两,从构成来看,明朝财政主要依赖农税,占总收入的%。

  但一年有两千六百万两确实也不少了。

  虽然盐税居然才一百多万两,茶课两万多两,这里面起码有上千万两的问题。

  万历六年的这个税赋,大约只有北宋八分之一,清朝的四分之一了。

  崇祯上台后,理论上每年收入都有两千多万两白银,但实际上各地拖欠严重,征缴严重不足。

  军费开支却节节上升,一个关宁军每年就要几百万两。

  而崇祯朝时工商税更几乎收不上来,盐茶、工商税额甚至还大幅下调,比如云南盐税浙江茶税都下降一半多。

  所以在崇祯朝一边是原有税赋征不上来,一边又是几百万几百万的加征,

  朝廷确实早就亏空的一踏糊涂。

  崇祯财政崩溃几大问题,一是开支大增,尤其是内要讨流贼外有抗清虏,年年军费居高不下。

  而税赋却反而欠缴严重征收不上,特别是朝廷威信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