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8章 一官党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登基之始,论功锡爵,其爵有不酬功者,理当破格以尊显之。

  尔郑芝龙忠贞智勇,曾于烈皇之时经理海上,声名已着。及朕孝陵登基,中原未定,尔深怀忠义,先差人进贡钱粮,及朕亲军北伐,尔更派兄弟子侄率福建水师北上协从,其心忠,其功伟。

  朕监国时,晋封南安侯。

  朕每念芝龙功大赏薄,未惬于怀。

  兹特封尔为平国公,锡以诰命,子孙世袭,尔其益抒忠诚,竭力报效,服兹宠命,永永罔替,钦哉,故哉!

  绍天二年正月初十日。”

  福建,福州。

  总督府衙内,郑芝龙与一众福建文武官员一起迎接天使圣旨。

  “臣郑芝龙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右佥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李长祥又取出一道诏书,“平国公郑芝龙听封!”

  郑芝龙再拜倒听封。

  这封是拜郑芝龙为少保兼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的诏书。

  郑芝龙再谢恩。

  李长祥又取出一道诏书。

  郑芝龙再跪。

  这道诏书则是授郑芝龙为御营总督。

  ······

  良久之后,郑芝龙拉着李长祥入座。

  三十多岁的李长祥是崇祯十六年进士,是首辅薛国观的同乡,薛国观曾欲引为私人,为其所拒,他是四川人,性格直爽,甚至曾经直言进奏,称要选派大臣督师,无他计,唯有请便宜行事,虽金牌亦不受进止。

  北京亡,南下,与张煌言为好友,一起四下奔走谋恢复。

  朱以海在张煌言的推荐下,先授李长祥为浙江巡盐御史,此次则是巡按福建,他的好友张煌言这次则被皇帝授封为台湾巡抚。

  台湾之前设府,这次虽并未设省,但却跟偏沅、郧阳、南赣一样,以形势特别为理由,特设一巡抚节制,这个台湾巡抚,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巡抚台湾、澎湖,另福建的漳州、泉州二府,广东的潮汕,皆划入台湾巡抚辖下。

  郑芝龙北上入阁,郑鸿逵接任福建总督,而张煌言任台湾巡抚,张肯堂仍为福建巡抚。

  李长祥为福建巡按,徐孚远为台湾巡按。

  “下官南下前,陛下亲自召见,再三交待,说郑公乃东南一柱,在东南百战威名,如今中原大战,特请郑公再出山,负责总督御营,入阁参政。

  大公子也已经领御营虎贲八千南下,将联合闽粤几省的将士,一起讨伐大员的荷兰红毛,今后郑家世封永镇台湾,如云南的黔国公沐家例也。”

  一番话说的郑芝龙很高兴。

  这位海上枭雄虽然声名远扬,但其实年纪并不老,他生于万历三十二年,今年其实才四十二。

  只是长年海上风吹日晒,看起来皮肤黝黑比较显老。

  他出生在福建南安的一个小吏家庭,小名一官,十七岁时赴香山澳(澳门)依附舅父,后来到过吕宋马尼拉,学会了葡萄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