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三章 北方的天要变了_大流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告急。直到四月初十日,李自成方接到吴三桂叛变的消息,一头雾水的他立时找来军师宋献策问吴三桂为何叛乱。

  宋献策迟疑之后,将汝侯对吴襄追赃之事说了。

  “这个刘宗敏瞎胡闹,咱这边劝降人家吴三桂,他怎的能抓人家老子!”

  对此事一无所知的李自成大怒,叫来刘宗敏狠生骂了一通,然后又亲自去吴家对吴襄进行抚慰,并让牛金星代吴襄写了一封信给吴三桂,解释此事原由。

  然而,宋献策却认为吴三桂既已叛变,那此事断无回旋余地,所以必须马上调集大军东征平乱。

  李自成沉思之后决定亲率大军东征,次日清晨命牛金星和少数将领带一万老弱残兵留守北京,自率精兵六万东征山海关。随李自成一同东征的还有崇祯的三个儿子,以及在西安、太原俘获的秦王、晋王。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被带在军中。

  关门明军两镇兵力合计不过五万,山海关又是一隅之地难以筹措粮饷,内无军需,外无援旅的情形下,愿意随吴三桂叛顺的将领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人心惶惶,不保朝夕。

  在与与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总兵高第、副总兵童逵行、方光琛等人商议后,吴三桂决定引导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

  于是,吴三桂一面派人去盛京向满清求援,提出以京东要塞山海关为见面礼,一面派人到李自成那里谎称仍愿意投诚,请求缓师。

  过于轻敌的李自成竟然答应了,派明朝降官密云巡抚王则尧以兵政府尚书的头衔同吴三桂谈判。

  而此时的盛京,朝鲜使臣郑太和正在秘密写给本国的急报,内中称“顷日九王闻中国本坐空虚,数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四月初九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统领满州、蒙古八旗兵三分之二及汉军恭顺三王,续顺公兵,合计兵马十一万余杀奔辽西。

  留守盛京的郑亲王济尔哈朗道:“我大清自开国以来前后兴师,未有如今日之大举,此番进军,当是紫气西去,一夺中国也!”

  北方,天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