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_问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娘子莫要伤怀,在下愿陪伴肖娘子左右,不离不弃。不管肖娘子是打是骂,在下保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曹郎君不要自作多情,肖娘子不需要你的陪伴。”郑好向前一步,横在了曹殊隽和肖葭中间,他伸开双手,阻止了曹殊隽进一步向肖葭靠拢,“肖娘子的意中人是如本官一般年轻有为又玉树临风的青年才俊。”

  曹殊隽顿时气极:“郑通判的意思是,在下不是青年才俊了?你还玉树临风,秋深了,树叶全落了,光秃秃的难看死了。”

  众人大笑。

  一抬头,众人已经来到了土丘之上。

  土丘不大,方圆一两里,高不过十余丈,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累积成的一处所在。土丘之上寸草不生,却有一方木亭。亭子之中,有桌有椅有栏杆。

  站在土丘之上,极目四望,整个真定城尽收眼底。远处的府尊和隔河相对的县衙,东城的城门和北城的城门,以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大佛寺。

  夏祥一时感慨万千,朗声说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为人处事,当如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吹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竹倾斜。风无常势,水无常形,云无常态,人无常性,以万变应不变,此谓圣人之道也。儒家道家和法家,虽然对世间万事万物看法大有不同,但在一点上的看法却是惊人的相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郑好点头赞道:“本官虽不赞同夏县尊所说为人当如风的说法,却是认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古之圣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

  “夏郎君,既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今日郊游,想必也是为了百姓的疾苦?”曹姝璃冰雪聪明,从夏祥的诗句以及言语中听出了夏祥明是郊游实则还是在谋划什么事情,是以有意主动提出,好让夏祥顺势而为。

  夏祥侧身一看,见曹姝璃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由心思大动:“曹娘子当真聪明,我身为县尊,无时无刻不心系百姓疾苦。人是郊游,心却在流离失所的百姓身上,你看……”

  众人顺着夏祥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名佝偻的老人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孩童,正在荒芜一片的田地中寻找食物。此处并没有种植庄稼,杂草丛生,能有什么食物可供食用?无非是鸟儿掉落的麦粒或是难以下咽的野果。

  老人满头白发,至少六旬有余,干瘦无力。三四岁的孩童也是瘦弱无比,没有同龄儿童应有的欢快,有气无力地跟在老人身后,不停地低头寻找什么。

  “若是这一大片盐地都可以变成良田,该有多好。”夏祥眼中微有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