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登闻鼓_问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祥,冲夏祥点头一笑。目光正要收回时,又看到了滕正元和吴永旺二人。

  滕正元和吴永旺二人也是相对而坐,在中间的位置。二人并未像他人一样偷眼乱看,而是端身正坐,目不斜视,仿佛在闭目养神。

  和夏祥所想的不太一样,今日殿试,除了帘后的皇上之外,就是文昌举和高亥、陈封、章则是三位考官,并多了数位阅卷官,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人等。不要说三王爷了,就连掌管礼部的庆王也不见人影。

  或许在别的考子眼中,可以得见圣颜已是天大荣耀,并不多想其他,夏祥却是清楚,往年殿试,除了皇上、主考官之外,还会有宰相、礼部和吏部官员在列,为何今年如此冷清?或说如此了草从事?候平磐身为宰相之尊,也不出现在殿试之中,实在说不过去。

  想了一想,不得要领,毕竟圣心难测,夏祥就不再胡思乱想。皇上虽未直接露面,却还是隔帘主持殿试,由此可见,一是皇上病情应有好转,二是皇上亲自主持殿试,是想让此届考子依然是天子门生。

  文昌举神色从容,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不再是和高亥夜谈时颓然沮丧的面容,他在说了一番叩谢皇恩的话之后,才转入正题:“蒙圣上恩准,今日殿试,诸位当谨记圣贤教诲,书写道德文章,不可贪快求速,一味冒进。”

  太祖至太宗年间,共有二十余名状元是因在殿试之时第一交卷而被点中,一时之间,以速度定输赢蔚然成风,让许多喜欢深思熟虑用词缜密的考子大受打击。导致只求速度而不求知识积累,一些士子甚至相互吹捧,哄抬草率成篇者的身价,以制造知名度。已经有了应试资格的举子以此为荣,准备应试的学童也群起仿效,逐渐形成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

  后来有大臣上书,痛斥此等不正之风,太宗决定不再以行文的迟速作为决定名次的标准。

  “今日圣上出的题是《民监赋》。”文昌举目光迅速扫过在场的考子,视线在蔡北和夏祥的身上短暂停留之后,轻轻咳嗽一声,“下面开始答题。”

  众考子虽对纱帘后面的皇上既敬畏又好奇,却也知道此时不是瞻仰天颜之时,若是笔下文章得到皇上赏识,以后不愁成为皇上身前红人,于是人人都苦思冥想奋笔疾书。约莫一个时辰后,就有一人交卷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交卷之人,方才文昌举明明说了,不可贪快求速,限定两个时辰交卷,此人为何如此大胆,明知故犯。

  夏祥正在用心作文,抬头一看交卷之人,不由为之一惊,圆脸浓眉大眼,不是别人,正是滕正元。

  滕正元朝夏祥微一点头,目光坚定之中又有了一丝义无反顾的决绝,不由夏祥心中一凛。想起见王的嘱托,不由眯起眼睛认真想了一想,继续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