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4章 以德报怨_人仙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你去这个地方试试,或许有一场造化。”

  说话间,他递上去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个地址。

  盛昱游接过来看了看,发现是一个日本地址,心里觉得有些奇怪,正在满头雾水的时候,衣袖被任枝芳拉了拉,他抬头一瞧,发现秦笛已经离开了。

  “哎,秦先生,您别走啊,喝一杯水酒再走……”

  秦笛摆了摆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盛昱游呆愣了片刻,自言自语道:“他说的话,我怎么没听懂呢?”

  任枝芳接过纸条看了一眼,然后将其收入手袋里,道:“这位秦大少,脑子是不是坏了?做事没头没尾,忽然出现,忽然离去,到底做什么?还说什么小劫?什么山穷水尽?这怎么可能呢?”

  容不得两人多想,旁边有人走过来,催促他们给贵客敬酒。

  虽然他们没将秦笛的话记在心里,但却将那张纸条保留了下来,直到若干年后,两人辛辛苦苦的开饭店卖油条,才忽然想起这件事。那时候,他们找到年过七旬的秦汉旭,帮秦汐撑起了日本的产业。

  盛昱游曾经留学英国,算是适合经商的人才,秦笛既然碰见了,就顺便招揽一下。他没有报复杀人的意思,杀一个人不如将对方为他效力。

  按照事先说好的,秦笛和三叔在日本的投资,每人各占50%的股份。这才是1940年,等到日本战败,秦笛还准备大肆投资,收购几家重头企业呢。那么多企业,缺乏管理人员,也是一件麻烦事。

  秦笛为啥话说一半就走呢?因为这时候的盛昱游正好年少多金,不可能听他将故事讲明白,还是等穷困潦倒的时候再说吧。

  秦笛从百乐门出来,不紧不慢的前往豫园。

  不一会儿的功夫,他来到霁月阁。

  霁月阁内,除了张葱玉外,还有一位中年人,西装革履,头发后梳,带着黑框眼镜,看着好像是一位学者。

  张葱玉介绍:“秦先生,这位是郑振泽,帮我收了不少的古籍。”

  秦笛伸出手来,笑道:“郑先生,久仰。”

  郑振泽只比秦笛大两岁,但是看相貌,几乎差了一代人,秦笛还像20岁的青年,而他却已经是中年人了。

  郑振泽生于浙江温州,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新中国第一任文物局长。

  1931年秋,他在北平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1935年春,郑振泽到魔都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魔都沦陷前后,他留守孤岛,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古籍。

  郑振泽搜书很用心,用他本人的话来描述就是:“搜访所至,近自沪滨,远逮巴黎、伦敦、爱丁堡。凡一书出,为余所欲得者,苟力所能及,无不竭力以赴之,必得乃已。典衣节食不顾也。故常囊无一文,而积书盈室充栋。”

  他抓住秦笛的手,用感慨的口吻道:“秦先生,难得你愿意出资,抢救流失的古籍字画,实在是太难得了!”

  秦笛笑道:“哪里哪里,郑先生为了买书,几乎到了割肉泣血的程度,也让在下钦佩。”

  三个人开始闲聊起来,说起搜集古书,这是一件费心、费钱的事情。

  郑振泽道:“去年,我为了买一套《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花了9000块钱,差点儿让我吐血了!”

  秦笛问:“那你怎么凑够的钱?”

  郑振泽回答:“不光是这一套书,还有别的大量的藏书,我一个人哪有那么多钱?我得到一部分民国政府拨款,还有陈立夫、朱家铧的帮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