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经济战_蓉大爷的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着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自身拥护者们的给养。

  为着改善百姓的生活,由此更加激发人的积极性。

  为着在经济路线上把组织起来,并且教育他们,使自己身后再多一层保险;为着从经济建设去巩固这种临时性的联盟,甄辂深刻地明白这一点。

  为着这一切,就需要进行经济方面的建设工作。

  这是作为利益代表团体所必须认识清楚的,就好比盐很贵,经常有时买不到,谷子秋冬便宜,春夏又贵得厉害。

  合作社的发展还只在开始的阶段,调剂粮食的工作也还只在一部分地方做起来。

  各地还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川东地界中去(这是十分紧要的),还没有在这里布下棋子。

  要大家懂得经济建设在建设阶段内的重要性,努力推销经济建设公债,发展合作商店的势力,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

  每个县要设立一个粮食调剂分局,重要的区,重要的圩场,要设粮食调剂支局。

  一方面要使我们的粮食,在红色区域内由有余的地方流通到不足的地方,不使有的地方成了堆,有的地方买不到,有的地方价格过低,有的地方价格又过高;一方面要把我区多余的粮食,有计划地(不是无限制地)运输出口,不受奸商的中间剥削,购买必需品进来。

  大家要努力去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多造农具,多产石灰,使明年的收获增多,恢复钨砂、木头、樟脑、纸张、烟叶、夏布、香菇、薄荷油等特产过去的产量,并把它们大批地输出到天下各地去。

  从出入口贸易的数量来看,第一个大宗出口就是粮食。

  每年大约有三百万担谷子出口,三百万人中每人平均输出一担谷交换必需品进来,不会是更少的吧。

  这笔生意是由什么人来做的?全是商人在做,商人在这中间进行了残酷的剥削。

  去年两县的农民五角钱一担谷卖给商人,而商人运到赣州卖四块钱一担,赚去了七倍。

  又看三百万人每年要吃差不多价值九百万两银子的盐,要穿差不多六百万两银子的布。

  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盐、布的进口,过去不消说都是商人在那里做的,从没有人去管过。

  商人在这中间的剥削真是大得很。

  比如商人到天门买盐,一两银子七斤,运到川东来,一斤盐却可卖十二两。

  这不是吓死人的盘剥吗?像这样的事情,再不能不管了,以后是一定要管起来,尤其是对外贸易方面,在这方面要尽很大的努力。

  三百万两银子的经济建设的发行怎样使用呢?两百万借给合作商店、粮食调剂局、对外贸易局做本钱。

  其中又以小部分用去发展生产,大部分用去发展出入口贸易。搞经济建设的目的不但要发展生产,并且要使生产品出口卖得适当的价钱,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