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章 开工大吉_一江芙蓉半江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厂长的张玉兰已经年过五十,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和精力已经让她力不从心。所以,生产上的具体细节不需要她操心,来的时候她已经给这帮年轻人分了工,一人负责一部分,她只是抓总负责,毕竟以后她更多的精力会花在工厂的管理上。

  跟工厂的老师傅聊天时,她刻意多问了一些生产之外的问题,这让她对自己厂子即将要生产的东西又多了一些认识。比如,在汽车制造上,采用铸铁制成的毛坯零件很多,约占全车的六成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各种支架等等。了解这些内容,对张玉兰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成立的街道小厂,没有固定客户,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这是个重要问题。虽然街道办事处前期会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是厂子要想办好,不能一味只靠上级部门的扶持,还是得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才能长久。从老师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起码为张玉兰接下来的销售工作指明了一条道路。销售上的问题,张玉兰固然可以直接向厂方了解,但有些内容,厂家不一定会告诉她,毕竟那是人家的机密。

  一个月的学习期满后,大家收获满满地回到了厂里。改建的厂房和高炉已经完工,办公室也已经整理出来了,各种生产设备也陆陆续续安置到位。

  新招的工人都已到齐,总共有五十来个。正安排在厂里打扫卫生和协助老师傅安装设备。这其中,张玉兰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小兰。其实也不奇怪,小兰在结婚前,一直都住在小南海附近,说起来也算是老街坊了,大致可以归到安置对象一类。厂里的工人除了本街道的适龄青年外,还有一部分外面的年轻人。这些都是街道办事处代为招收的,其中有没有他们的亲朋故旧,那就不得而知了。

  按照先前的计划,张玉兰把工人们分成几组,分别由学习归来的干部带队,开始逐步摸索着开展工作。

  德成照例每周都会过来,除了看望孩子以外,还很留心观察禅院一天天变成了工厂的模样。后来设备进场时,他更是忍不住手痒,亲自下场帮助安装。身为国营大厂的设备科长,二十几年设备安装维护经验还真不是吹的,一出手,就赢得了那些老师傅们的尊敬和佩服。原本有些看不起街道小厂的老师傅们,一个个牛逼哄哄的,现在也变得好说话起来。张玉兰看在眼里,私下开玩笑对德成说,要不要给他发一份顾问工资。

  新年过后,工厂开始进行试生产,第一锅铁水出炉,缓缓浇灌进砂模。所有人都围在砂模边上,屏住呼吸,静静地等着铁水的温度降低。随着一个个生铁铸件从砂模里清理出来,完整的呈现在众人面前。大家心情激动地依次抚摸着还有些烫手的成品,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欢呼:“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虽然今天不是星期天,可是知道厂里今天试生产,急于知道结果的德成和玉梅下班后没回家,直接来了厂里。

  进了后院,望着前面灯火通明的厂房,里面人影绰绰,还有不少人在加班。

  孩子们为德成和玉梅的突然到来感到意外惊喜,张玉兰却有些头疼。今天特别忙,她没来得及做饭,正准备让张小花给大家下面,张小花却从厨房跑出来说面条不够了。

  德成说不要紧,自己这就出去买面条。说着转身就要出门,小斐闹着要一起去,德成便带上他一起出门买面条。

  很快,他们就买了面条回到家。刚走到屋前,看见有个年轻人正在跟张玉兰说话。小斐看到那个说话的年轻人一下子激动起来,大声喊道:“舅舅,你在这里干啥?”那个说话的年轻人回过头来,笑着说:“我来跟你姑妈汇报工作。”

  德成懵了,自己从没听说玉梅在省城还有个如此年轻的弟弟。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