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章 工举天下_奄遗在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须活捉萧显和邓文俊!”秦邦心里想道,既然杀了我的洋专家,坏了我的大事,这背后支持的势力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对付这些宵小之辈,就不必麻烦大明军队,用自己的乡勇团即可办成。秦邦的乡勇团平时耕种,战时出兵,有海上战斗经验的也不下于万人。

  他安排了乡勇团的人,挑选些精干之人,分两组人马,一组在岸上,一组在海上,务必探听到萧显和邓文俊的下落。

  这次刺杀洋专家,他们一举成功,必然得到了大量酬劳,以他们花天酒地的德性,必然会出现在风月场所。乡勇团的领头之人,找了张翠乔,要了些风月场所姐妹的姓名,给了她们萧显和邓文俊的画像,让她们留此两人的动向,一旦发现行踪,尽快过来汇报。

  既然洋专家缺失,秦邦想,得物色人选来代替他们,明兴学堂里可以培养一批,但周期有点长,立刻上手制造倒没什么问题,只是做设计和研究还只是个入门。可在全国内物色能工巧匠,甚至可以在全球物色那些“奇技淫巧”之人。

  秦邦想到了科举,既然有文举和武举,那为何不增设工举呢?文举人材过剩,内卷到互相伤害的地步,此国所以不昌也。武举虽然名将不多,但朝廷一直限制着使用,怕他们拥兵自重,往往用文人捆绑住了武将的手脚。

  而对文人,历朝历代祭出来的大杀器,就是用太监制衡,太监没有后代,揽钱心重,倒不是大事。君王担心的是夺权。就像嘉靖皇帝处理洋教堂和柳家善童堂的事,你们在我泱泱华夏搞几个钱没什么要紧,只要你对我忠诚,我也享用了你们的长生丹、养生丸。所以死了几个人或丢失了一些小孩,倒并不能入我心上。

  如果你们要谋逆,联合洋人要搞掉我的江山,那则是万恶不赦了。这个时候,皇帝再也不会搞相互制衡的游戏了,而是行事果敢,作风凌厉,组织人马,一举消灭。

  秦邦想,如果设一场全国选拔工举人的考试,则能把民间的沧海遗珠找出来。以往的工匠能被人知晓,其实都是寄生在文举之上的,也就是说,你首先通过了皇家的门槛,至少是入了最低级的门槛吧,什么童生秀才,得有一个名号,然后你搞的一些小发明,才能得到官家的支持。

  后世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博士生带项目过来,车房安置好,甚至老婆介绍好,给项目启动资金。若是一个老农民说,我能干什么,希望得到政府资金扶助,很多人则认为这是骗子。

  古时的没文凭的能人是怎么被发现的?仍然是依附在文举上位的这些人身上,有个名词,叫:乡野访贤。比如官府的人知道了王冕会画画,又是个大孝子,虽然没文凭,但是是个偏科型人才,三番几次邀请其出山,只是王冕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