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第 112 章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经纶先生作为《十字街心》的主编,没有明着跟同事们讨论启明学校的创办者,他怕让心怯者更心怯,彻底不敢发这篇文章了。

  睢县启明学校的创始者们,在五六年以前,也是教育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比如文中提到的梁士茵校长,虽然他只在一个边鄙小县办学,而且为了一点教育经费,焦头烂额弄得如此狼狈。但此人确实是大有来历的。

  他是最早的留美教育博士,学成归国后各大高校争相抢聘,他在南北高校都做过行政职务。

  后来,他离开高等教育领域,专心做小学初中的基础教育。

  他在楚州的小学、初中,做了十年的教育改革,普及了很多新式教学理念,创设了不少新式教学方法。

  但他的言行太过离经叛道,违背了遗老遗少的处世观,因此得罪楚州当地的保守固守势力。

  最后,梁士茵连省主席也得罪——那位现在还是楚州的省主市呢。

  最后在楚州实在无以立足,不得不主动挂冠归乡。

  但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在楚州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比如他提出“人格教育”“新公民育成”,现在楚州的教育界,不少还推行他这套理念。

  虽然他躲到乡下五六年,他过往的上级、同事、学生,绝不会这么快忘记他的。

  还有文中的教务长和庶务长,虽然名声不及梁士茵响亮,却也不完全是无名小卒。

  那位卢纯庵教务长,是旧京女子师范的创立者之一。

  后来旧京局势动荡,他被警察厅通缉,就跑到南边在梁士茵身边,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魏先生在公事房加班,脑子里转着不少念头。

  忽然有人不敲门就进来——是教育专栏的主笔人边庭,他是强烈赞成《我启明的先生们》全发的。

  这连庭先生一脑子官司,似在疾速地回想什么,他思考时无意识地转手指:

  “云之亦先生的梁校长,梁士茵,是不是在国立平京大学,做过英文教授的梁士茵?”

  魏先生点一点头,颇是平淡地说:“是啊,你莫非不知道?”

  这边先生当即表情错乱,拍着腿哎呀呀地乱叫,过一会儿找回语言才痛悔地说:

  “没想到竟是我的老师,我听过他三节语法课啊?他何时跑到禹州的荒僻县城去……”

  这位以弟子自居的边先生,想到梁先生在医院僵卧,他创办的启明学校也风雨飘摇,简直懊丧急躁得不行。

  他嘴里连连念叨着:“太不像话,太不像话,这小小的睢县一地,到底有什么地头蛇,把我梁先生逼害至此?!”

  他焦灼地来回踱步,忽然灵光一现,握着手兴奋说道:

  “我去找澜社的武庆良先生,他跟应天政府的教育部长是契友——”

  说着边庭先生一溜烟儿,蹿出了魏主编的公事房。

  魏主编多少有些疑虑,这事万一闹得太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