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第 50 章_世界一级保护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助火场拍摄,消防员奔赴火场抱出煤气罐”的消息不到几分钟,就传遍了国内。

  微博、抖音、各大社交媒体和新闻app,四处传播了这样的信息。

  有图有视频有真相。

  随手点开一个视频,都能见到清晰的大屏幕上,消防员红色轮廓冲进火场抱出煤气罐的身影。

  蜻蜓首次上线,官方的稿件还没来得及盛赞无人机的便捷,群众先用街拍帮忙把消息传了出去。

  再根据关键词一搜,热衷在网络获取消息的网友发现,网上不止有火场大屏幕的热成像建模,还有蜻蜓随着消防车飞来的影像。

  连灭火完毕,蜻蜓姿态轻盈悠闲的回归消防车辆,缓缓悬停在操作员头顶的视频都有!

  “蜻蜓操作员怎么是个小孩儿?”

  “不是消防的人吧,都没穿消防服。”

  “沈明洲啊!那不是一般的小孩儿,那是沈明洲!”

  人们又久违的见到了沈明洲。

  虽然,还是在视频和别人的镜头里。

  闪着银光的蜻蜓,飞过来的样子,像极了他当初在美国开直播时的演示。

  为了救援而生的无人机,真正实现了沈明洲所说的:蜻蜓会保证人类性命安全,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危险。

  他们还没来得及趁机抒发一点儿悲春伤秋。

  沈明洲的影子一闪而过,随着消防车奔赴下一个火情地点。

  这段视频,也就此结束。

  便捷的手机随手拍,将澄明市一场普通的火情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当晚的地方新闻台和各大网络媒体,都借用了市民拍摄,直接将这次运用蜻蜓进行火场救援的行动,报道得清清楚楚。

  这次播报的重点,除了惊叹于消防队伍的谨慎、消防员的勇猛,还特地分析了蜻蜓特性,着重点评了这款刚刚上线的无人机。

  轻盈、稳定、续航持久、图像清晰。

  平时跟广告词一样仅供参考的话,这次说出来格外有说服力。

  因为群众都看着呢!

  网上一搜就有!

  蜻蜓首战舆论反响热烈,新闻台挑选出来的网友评论,都普遍觉得蜻蜓这套无人机,配得值。

  末了,还有一段配备了蜻蜓系统的消防站队长采访。

  武队长面对镜头,严肃里透着喜悦。

  他说:“这次通过蜻蜓无人机的协助,我们火速发现了火场盲区,准确定位了火势情况,及时搬出了煤气罐,解决了爆炸隐患。而且在解决了第一起火灾之后,蜻蜓的制作人沈明洲还跟随我们消防车,连续出警四次,一边指导我们操控蜻蜓,一边协助火场救援。”

  采访之中,武队直夸沈明洲苦勤劳有耐心,还夸蜻蜓持续续航不用充电,给消防作业省了许多麻烦。

  观众们都听愣了,无人机不用充电?

  哦对!蜻蜓是太阳能的!

  后续出警四次,加上第一次出警,蜻蜓一天就出动了五次!

  加起来十几个小时,武队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