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大哥捉野兔怎么都捉不着_大清第一作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让人给自己代笔写文章,将近几年的考题都背下,结果真正考的时候,康熙又出了新的题目,仿佛早就知道他们在提起那备考题似的。

  如此折腾了一通,儿子们给折腾够呛,一个个下朝回去后看书抱佛脚,研究汗阿玛近些年的治国之策,而文人学士又喜笑颜开。没差事在身的逃不过,有了差事在身的还能逃过一劫。

  一时间,大家都争着为汗阿玛分忧。

  康熙:朕不是折腾儿子的人。

  他那叫君父之爱如山般厚重!

  文章写得好,其中也不乏有翰林院学士因此而受到皇上赏识,他们还以为皇上是开恩提拔有才之士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胤禔就是有差事在身逃过一劫的不用回去“补课”的,虽然文章写得不好丢人,还让太子压了一头,这让他将心里的不爽都发泄在了抄烟花柳巷上。

  那座最醒目的花楼,他前去查抄时人去楼空,只留下几个什么都问不出来的小花娘。

  花楼里值钱的东西也被人搬走了,胤禔可以肯定那些东西还在京城里,那么多的东西不可能一夜之间运出城的。

  忙活了一通,什么都没捞到,结果三教九流汇聚的烟花柳巷还出现死灰复燃的迹象。

  “简直狡兔三窟,灭了一窝又一窝,”胤禔咬牙切齿,他本以为这件事很简单,带着人去查封烟花柳巷,派人巡逻禁止拉客,谁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们不但狡兔三窟,还极会隐藏,甚至还有人假扮成良民百姓,互相对暗号以在背地里行动。

  胤禔发现从明面上走,已经行不通了,因为他的队伍一旦离开,他们又会冒出来,他的人总不可能一直守着这里。

  再不将那些人一网打尽,就显得他办事不力!

  胤禔丝毫不知,自己在三教九流之中还传出了“阎王”的名声,探子前去报信时,匆匆忙忙会叫上一句“阎王来了!”

  暗线情报网在胤禩手里,每次见胤禔玩捉迷藏,乐得与康熙分享大哥抓野兔的故事。

  胤禩在等,等到那些人将“赃物”都分散在各处,等他们不断转移金山银山,关键证据沾上他们各自府中,就是收网之时。

  民间,《大秦传奇》第四篇售卖后,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文人们赞美:“倾城的《大秦传奇》写至吞灭篇,可谓是将当年那场血雨腥风的统一之战描绘得淋漓尽致!”

  “是啊,多少典籍之中的典故跃然纸上,考据严谨到不像是寻常话本,倒像是著史书。”

  看客们在光与影中,看到了当时的幕僚谋士、看到了出使他国的辩才,看到了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武将。

  各地的百姓风貌,文人与豪客的风姿。

  这里有谋算对决,有心机比拼,有口才较量。各国之间从尔虞我诈各自拖累后腿,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