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第 39 章_苏三郎的古代农家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套路,却也摸到了边,各种经验总结也都是师徒口口相传的。

  院试中最主要的就是第一场的考试。而第一场的考试最重要的就是一篇文,这篇文的题目都是由四书五经中出。一般都是截取几个字或一段话作为题目,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考试规定的字数、规格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

  今朝虽已经经历过四五个皇帝,却也只传承了100多年,科举中题目却还未用尽。但若是加上前朝的话,那整篇四书五经其实都已经被考烂了,哪一句话都被考过。

  故此,如今的考官最喜欢截搭题。就是不完整的把一句话出出来,而是断章取义取一两个字拼在一起。

  这次的考官也不例外。不过由于是院试考官,倒也没为难众人,出的题目是“明明。”

  这个倒是简单,大学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一个”明“字,指彰显。然后,”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现为善的行为。”明德“一词在书经为常用之语,指称先王之明德,亦即君王对百姓的善行。

  参考书。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要彰显一个人光明的德行。由此可知,人若为受大学教育,则未必彰显其明德。因此,学习与修养是必要的,是成己成人的第一步。大学即在教人明白此理。1

  可是这句话的意思,明和后面的明德他们是两个词语,单单把明和明两个字提出来,却又有些变味儿了。

  截搭题就是这样,不能从单一的,原本的意思入手,而更要考虑他们搭在一起形成的新的化学反应。

  苏宇想了想。换了一种理解方式。把第一个“明”字,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形容词“明”带上宾语“明德”则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译为“使彰明”。第二个“明,形容词,定语。光明,清明。德,道德,修养。“在明明德”译为“在于使光明的道德更加彰明”。2

  这样这个明明就可以翻译为使光明传播,使清明彰显。这样倒也能说得通。

  想好了破题,接下来就简单了。

  在古代所有的考试中拍皇帝马屁是一定正确的政治正确。

  既然考官都这么出题了,苏宇自然是顺水推舟,细数了皇帝上位一来推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利弊,侧面夸赞皇上,经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政策,让国家的风气更加光明,使皇帝的清明更加彰显。

  一通夸赞之后,这篇文章就打好了草稿,接下来就是修改。

  古代文章和现代文章除了一个用文言文一个用白话文的区别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古代文章是有格式的。

  狠一点,连哪句话几个字,用什么韵脚都规定的清清楚楚。

  不过科举倒是没有那么死的规定,却也对于字数,每句话有多少字有着或明或暗的“规矩”。

  经过苏凌云和王秀才,苏简文的指点,苏宇也摸到了些许门道,这些倒是难不倒他。

  写完了这篇文章,时间一经过去了小半天。接下来还有诗赋等的试题,苏宇也不着急,仔仔细细的把答案誊抄在了卷子上。

  整场考试下来,苏宇对于考卷的印象就是今年的题目倒不偏,就是难于破题。

  对于破题小能手来说,这次考试苏宇倒是有可能爆个冷门,考中高名次。,,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