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妹妹我见过”与“分封制”的血缘辨认方法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宝玉和林黛玉初见时,是林黛玉先想的,“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侄子像姑,贾政和贾敏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贾宝玉富家公子,珠玉加身,留的长头发(编了好多小辫子),长相是不辨男女的,至少有五六分像林黛玉的母亲的,林黛玉看她熟悉是肯定的。

  同样的道理,贾宝玉一见到林黛玉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王夫人说到贾宝玉素喜跟姐姐妹妹们混在一起,贾家的“三春”,包括史湘云,都跟林黛玉略有相似的,分开了又各不相同,但贾宝玉一看到林黛玉就觉得熟悉,是因为他们都是亲戚,看起来都有相似之处。林黛玉只是因病,更为怯弱了一些。

  第31回,史湘云见贾母,薛宝钗说起旧事,提到史湘云“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是说他们确实长得相像,只是衣物、发型、首饰不同。

  “他站在那椅子后边,哄得老太太只是叫‘宝玉,你过来,仔细那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不是说贾母眼神不好,而是对应着在道馆里,说贾宝玉长得像他爷爷,这里提起这件旧事,以史湘云说贾宝玉长得像贾母。林黛玉的生母贾敏是贾母亲生,林黛玉与贾母、贾宝玉也是长得很像的,所以贾母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知道这是亲生的,只是以贾宝玉的视角和嘴,喊出“这个妹妹我见过”,就是“这个妹妹很熟悉,一看就是我们家的人”。贾母的心声就是:“虽然我从没见过你,但一看到你我就想到你母亲,你是我亲亲的外孙女。”

  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姑苏城又来一个小妹妹。对于这时期,七八岁的贾宝玉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我有许多好妹妹、好姐姐”,不会混淆了“血脉”。

  这里对应着写的就是封建王朝统治几乎贯穿始终的王爷“分封制”,那时候信息不通,怎么保证这些王爷去的时候和朝见时候是同一个人,怎么保证他们不被干掉,怎么保证继位者是他们的子孙?不是长得像,而是家族内部有辨认和信号系统,就像“宝塔镇河妖”一样,几乎都知道下一句是“天王盖地虎”,双方一见面、一说就明白了。贾探春代嫁是作为南安王妃的义女出嫁的,而不是真的女儿,因为对方也能辨别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妙玉要处处清高、远离众人,她要维持“大家小姐”的体面。

  而商取夏而代之,也是因为财物和信息系统都更加发达。商是部落名,以内部人员擅长经商而闻名。商以商业兴亡,从商的人在不同部落间流动,除了见多识广,带入各个部落各行各业先进的“生产力”,也建立了内部的语言系统,保留到现在就是“行话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