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宝玉的中性化是经济体富裕必经阶段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风筝一回中,贾宝玉的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了,鱼是渔利的意思;螃蟹风筝被袭人放走了,螃蟹是权势的意思。这两个风筝,贾宝玉“还没放过”。

  给他本人留的是个放不起来的美人风筝,就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一无是处。凡事看到了、经历了、认识到了,才是成长了,小的时候能说贾宝玉是个孩子,长大了就是个草包美人、绣花枕头,一无是处。家境好的情况下,贾政、王夫人还能维持贾宝玉这种奢华的表皮,贾府一旦轰塌,贾宝玉就是个无法自立自足的废物。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红楼梦》,都是反着写的,刘备的假仁假义、慈悲之类的,罗贯中都是批判的态度,作者本人认为乱世必出枭雄,非枭雄不足以成事。儒家那一整套,都是骗人的,骗的最底层的无知者。

  《红楼梦》也一样,曹雪芹明贬暗贬,只写了贾宝玉的一无是处。林黛玉的无能无力如果说是世事不许的话,贾宝玉就是必然被养废的典型——晴雯和袭人都是贾母派过去的,贾母以照顾好贾宝玉的旗号成功把他养废了。

  在这里面,薛宝钗被通过各种事进行塑造,写的是在不同环境中都能生活下去,不管是心境还是智商,甚至经历。曹雪芹表达的生活观念,就是认知和机遇。

  整个贾府的生活,薛宝钗没有对贾宝玉动情,男女一旦动情就会有许多的容忍和互相美化空间,没有动情就是薛宝钗在生活中对贾宝玉是没有宽容度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挡不住“看不上”。

  贾宝玉的生活中,薛宝钗不但各方面高高在上,还出自真心地奉劝过贾宝玉读书,当时的情况下,那个年纪,除了读书贾宝玉其实什么事都没有——贾宝玉的逆反情绪,有一部分就是因为感觉到被看低了。曹雪芹本人小时候是博览群书的,据说“最爱读书”。

  贾宝玉装睡故意说“不要金石姻缘,要木石姻缘”,薛宝钗根本没放在心上,很快就自如了。梦话都是听不清的,贾宝玉大声喊出来,就是故意说的。没有想法的事自然不在意,如果是心爱的人说“不喜欢你,不娶你”,薛宝钗大概当场就哭了,或者回去也得哭几天。

  社会现实中,男性能够跟比自己各方面条件都低的女性一起生活,是因为男性的主动权,一旦占据优势,具有决定权,就会自动放下身段。地位越高的领导,对下属越亲切,甚至对最底层下属没有具体要求。直接领导一般都很苛刻,特别是对能力比较强的下属,因为这类人很可能直接踩着对方就上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男性无法跟比自己优秀的女性共处,会有丧失主动权之感。史湘云讲阴阳时候就说的很清楚,她是阳,她的丫鬟是阴。曹雪芹把各种关系利益化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