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梦》是制度悲剧,无人逆袭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楼梦》在贾宝玉梦游幻境时,就写明了悲剧主题,贯穿始终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覆巢之下,没有完卵,这是建立在封建血缘制度基础之上的。

  荣宁两府得享荣华,是因为祖上有功;败亡是因为子孙不肖,内多败坏。薛蟠出场是打死了人逃命来的,贾政和王夫人可保他无忧,薛家完全不在意。秦可卿死、金钏死、晴雯死、尤二姐死等,背后都是荣宁两府的“大人们”插手,甚至设局逼死——荒淫无耻、堕落无度、杀人害命,已经为上下不容,他们却不自知。

  北静王爷、忠顺王府的几次出场,都是上面对背后听闻信息的警告。任何封建王朝,以血缘为基础的阶级统治制度,血缘关系都是身份地位代表,王爷就是皇家象征。贾府对上隐瞒,对下打杀,也就是消灭证据——秦可卿死了不久,秦钟也死了;尤三姐、尤二姐是接连死的。

  封建主义阶层社会,男女是不见面的,更别提产生感情了,阶层牢固的情况下,除了血缘式攀关系,就是姨娘、妾式“提拔”,一个带升一家子之外,孩子能够翻身就能带升下一代。上阶层掌控一切,下阶层的女子除了色相,没什么可以提供的,纳妾纳色,就是作为一个妾,长相好是第一位的。尤氏、秦可卿出身都不比贾家,差距甚大,管家能力也相对不足,长相就非常出众。秦可卿被称为“兼美”,不是兼具林黛玉、薛宝钗之美,而是兼具一众女性之美,美得出众。现在的农村,富裕人家娶妻也是首先看长相——整容、美容、化妆,在越小的城市越有市场,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现在已经向农村地区蔓延了。

  株连制度也是血缘连带关系的一种,富贵荣华时候不提携连带血缘,会被骂“不是人、枉为人”;获罪株连的时候只查族谱,以血缘论远近,然后才限定主犯、从犯。《红楼梦》的盛转衰就是血缘连带到株连的一个呈现。

  荣华富贵时候有多少串联,发生了多少关系,败亡时候就受到多少牵连。整个封建王朝包括改朝换代是一批换了一批的,即使重新立起,也不再是原来那些人了。

  因为知识和文化的垄断,使得富贵家族更可能出人才,纵观历史,形成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样的局面。读书人才能做官,读书人往前追溯,就那么些大家族。也为了保持这种局面,文化是不下放的。所谓的贵族血脉优秀,其实是植入了文化基因。利用知识差,人为打造阶级差,一旦拉开了高低差距,下面对上面只有臣服。

  封建主义文化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小农思想“我地里长出来的都是我的”,在物质富裕基础上不断扩张,不管是贾府还是皇室,都是“大地主”形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