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惊喜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鸿胪寺混日子的这些年没少花心思去研究。最近他因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得到,名字闻达于君前,被万历皇帝召入宫中,君臣奏对时,这个八品大的芝麻官在火器方面的造诣引起了万历的兴趣……

  于是就有了京营校场之行。

  本来这次赵士祯拿出了自己苦心改进的鸟铳,憋足了劲要在万历面前出一把风头的,可他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个龙岩峰,把他的风头全给抢了。不过赵士祯对此并不在意,相反还第一时间被龙岩峰的火绳枪那惊人的精度给吸引,为之着迷……

  现在这哥们带着自己配制的火药,精心制造的铅弹,泡在京营校场上一次次装弹、瞄准、开火,打得是不亦乐乎。一口气发射了二十余发铅弹,整张脸都让火药爆燃时产生的气体给熏黑了,他才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洗了把脸,然后奋笔疾书,将这支火铳的优劣之处悉数写了下来。写完后又美美的睡了一觉,然后才入宫求见。

  而此时,已经是第二天晚上的事情了。

  此时的万历还不是那个几十年不上朝的懒虫,他勤快得很呢。得知赵士祯前来求见,他也没有马上召见,只顾着处理那堆成小山的奏折。直到处理完了,才让宫人召赵士祯进来,开门见山的问:“朕听闻你今天一整天都在校场上试射火铳,是不是真的?”

  赵士祯很老实的说:“是真的。”

  万历笑:“想不到你一介文官,竟对火器如此着迷,当真有点儿不可思议。”

  赵士祯嘿嘿一笑,从袖中掏出一个折子呈给太监,太监转手给递了上去。

  万历打开来一看,哦,是赵士祯打了一天枪后的心得体会,洋洋洒洒千余言呢,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写的。他看了几行便拧起了眉头,合上折子,说:“太长了,朕没这个耐性一一看完,你直接告诉朕,这火铳是什么来历?”

  赵士祯说:“据火铳上的纹饰判断,应该是产自鲁密国(明朝对土耳其的称呼)。”

  万历问:“那这鲁密国所产之火铳,比诸我大明产的,如何?”

  赵士祯说:“精良十倍。”

  万历眉头猛的一拧。

  如果是聪明人,在这个时候就该打住了,但赵士祯是出了名的不会看人脸色,哪怕对方是皇帝也不例外。他说:“大明兵杖局所产之鸟铳用料低劣,做工粗糙,一百支里有七八十支是打不响的,而那二三十支打得响的里面,能打得准的不过十几支,再加上士卒训练不得法,炸膛时有发生,以至于我军将士对火铳避若蛇蝎,宁可用弓弩也不肯用它。而鲁密国所产火铳做工精细,用料精良,十分可靠,哪怕用上双倍火药发射,也不会炸膛……论制造火铳的技术,我大明差鲁密国多矣!”

  万历沉默半晌,声音有些低沉:“若让你仿制鲁密国火铳,你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