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军事体系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套更能保障军队的战斗力的体制,那就是府兵制,从北周一直到大唐,漫长的数百年间,中国奉行的一直是府兵制,国家给士兵发军田发装备,府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立下的功劳越大,能获得的土地就越多,使得青年对从军出征充满了渴望。就是靠着那些刚健豪迈的府兵,中国从持续近三百年的动荡分裂中走了出来,走到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隋唐盛世由此诞生。

  欧洲那边,在西罗马崩溃之后便来了个大倒退。公民兵制度?没了。军功授田制度?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贵族世兵制,大大小小的、装备相对精良的贵族成了军队的主力,而装备低劣的农兵则成了战场上的拉拉队,负责在贵族老爷砍得昏天黑地的时候高喊666,而当敌方骑士朝自己冲过来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果断开溜,多在战场停留一秒?名字都倒过来写给你看。这个时代欧洲的军事战略、战术、装备,都来了个大倒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居然连头盔怎么使用的都不知道,还得残存的罗马人教才行。

  当中国的府兵制崩溃,转入募兵制的时候,欧洲那边依然是骑士对冲玩得不亦乐乎。

  但是,到了明朝,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明朝中后期,中国的军事发展陷入了停滞,古典军事体系的精华被抛弃,近代军事制系的门槛迟迟没有迈过去,明军呈现出一种极其古怪的状态。一方面,这支军队的纸面数字庞大得吓人,光卫所军就多达两百万,边军又多达四十余万,哪怕仅仅计算边军,其规模也不逊于汉唐;另一方面,大明却时常陷入无兵可用的窘境。比如说倭寇作乱的时候,江南地区的卫所军多达十几二十万,却愣是拉不出几苗人来抵御倭寇的进攻,逼得浙江总督要靠谈判、安抚去稳住局势。而在北方,这种情况倒是好上不少,经常会与鞑靼人爆发数千人规模的大战,可是战绩……

  简直没眼看。王越一战斩首四百级,砍的还是以老弱为主,直接封神了;马芳最辉煌的一战斩首也不过两百级,嘉靖便狂喜,发出“勇不过马芳”的赞叹。

  没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个国家,这支军队,肯定出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可没有人知道问题的根子在哪里,也就无从解决。

  欧洲恰恰相反。在熬过了黑死命之后,欧洲慢慢走出了中世纪的阴霾,迎来了万丈霞光。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声夺人,一支支探险队扬帆出海,驶向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将战火烧向他们够得着的每一个国家。地理大发现和从海外运回来的财富极大地刺激了欧洲的发展,欧洲的军事、经济、文化、农业等等领域都开始井喷式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形势,他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玩了差不多一千年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