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七章汉华资本2002总结报告(终)_我的199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了,富华公寓借壳上市的事情忙的怎么样了?”徐良道。

  “已经谈妥了。”

  “净壳?”

  姜晓阳摇了摇头,“净壳太难找了,你又催的比较急,所以我打算购买一家香江本地的上市地产公司。

  到时候把富华公寓的资产装进去。”

  “你看好哪家公司?”

  “新世纪地产,老板叫林建明,香港本地人,90年代的时候瞄准内地房地产放开的机会,主做内地市场。

  新世纪地产资本不多,所以他主要跟别人合伙开发项目。

  一开始发展的还不错,公司迅速壮大。

  巅峰的时候年盈利突破12亿港币。

  可惜碰上了亚洲金融危机,合伙公司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把他也套牢了。对了,你在羊城购买的烂尾楼中城广场也有他一份。”

  徐良笑道:“这么说还跟我们有点缘分。”

  “有也是孽缘!”

  一语双关的话,让徐良明智的闭嘴。

  “新世纪地产虽然渡过了亚洲金融危机,但也只是勉强经营。目前它旗下还有13个项目,总资产15亿华夏币,负债11.5亿华夏币。

  我承诺花六亿华夏币收购整个新世纪地产,并承担所有债务。

  目前已经草签了合同,只要你签字同意,就正式签合同。”姜晓阳道。

  “等资料递过来,我看完了马上签合同。不过新世纪地产原有的项目跟玄武基金的运营方向不同,如果能全资收购的话,就把合伙项目的权益全都收购过来,如果不能就卖掉。”徐良道。

  姜晓阳点了点头,“地产公司你准备让谁负责?”

  “你负责挑人吧,我没意见。”

  “我还以为你会让沙志刚负责。”

  徐良摇了摇头,“老沙还要负责整个玄武基金的运作,不适合管理新世纪地产。”

  “你都把富华公寓装进新世纪地产了,玄武地产投资基金还剩下多少资产?”姜晓阳道。

  徐良脸上露出一抹思索。

  “晓阳,我打算变一变,把富华公寓项目留在玄武投资基金,把住宅地产投入新世纪地产。”

  姜晓阳看着他,“为什么改了?”

  “富华公寓主要是自持物业,以出租为主。目前都在建设阶段,想要取得正营收,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对上市公司而言,一年以上没有营收,会让股价很难看,这会影响我们的利益。

  相比之下,住宅地产可以做期房,只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对外销售,账面更好看,也能刺激股价。”徐良道。

  股市投资,绝大多数散户,根本不看你地产升值了多少。他们就看净营收、净利润、每股净收益这些数据。

  只有机构股东和少数大户才会真正研究企业的基本面,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家净营收为零的企业,股价很难反应真实的价值。

  老巴一开始就是靠着捡漏这些企业发家的。

  后来他

  请收藏:https://m.mrroaz.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